betvictor中国

当前位置: betvictor中国 > 焦点新闻 > 正文

betvictor中国 赴安徽省安庆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

【来源:betvictor中国 | 发布日期:2025-07-29 】 点击数:

青岛科技大学“红心助乡韵,艺起绽芳华”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于7月24日-7月25日走进安徽省安庆市,从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与独秀园的红色初心追忆,到集贤时空文创园的红色文化现代表达探寻,再到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寻觅,实践团沉浸式汲取红色养分,计划将其融入艺术创作与文创设计,肩负起传承红色文脉的使命。

实践团重点参访了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。在馆内,队员们通过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讲解,系统学习了陈独秀先生从领导新文化运动、推动五四风雷到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。一件件珍贵文物与历史图片,引领青年学子们重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,深刻体会早期共产党人为民族觉醒与复兴所作出的艰辛求索。随后,团队步入庄严肃穆的独秀园,在先生长眠之地,团员们驻足默思,感悟“新青年”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。园内“科学”“民主”石刻与《新青年》碑刻,成为同学们感悟建党初心、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。队员们表示,将努力把这份红色滋养融入未来的艺术表达与文创设计中,担当起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。

实践团走进安庆集贤时空文创园,在工业遗产的蝶变新生中探寻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。实践团成员穿梭于由老水泥厂改造而成的创意空间,斑驳的工业遗迹与现代艺术装置交融共生。在园区红色主题展区,青年学子们通过革命史料、历史场景再现及多媒体互动,系统感知安庆地区的红色记忆。改造历程展陈则生动呈现了从“工业锈带”到“文化秀带”的创新实践,引发队员们对历史空间活化利用的深入思考。参访结束后,团队就地召开创意研讨会。围绕“如何将红色元素与工业美学融入文创设计”的主题,指导老师强调:“工业遗存是历史的骨骼,红色精神是血脉。我们的设计需让两者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。”这场行走的课堂为艺术学子提供了跨界融合的创作样本。团队表示,后续将把工业质感与红色符号转化为系列文创设计,让红色文脉在青年创意中传承。

访中国黄梅戏博物馆,在百年戏韵中探寻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共鸣。实践团成员通过多维艺术感知,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。在博物馆专业讲解下,实践团沿着黄梅戏艺术发展脉络深度探访。从茶山田埂的原始唱腔到华美舞台的成熟演绎,百年嬗变在光影交织中生动呈现。当步入严凤英专题展区,泛黄剧本手稿上的修改笔记、缀满岁月痕迹的演出头饰,无声诉说着人民艺术家的赤诚匠心。专题影厅内,经典剧目《女驸马》修复影像正徐徐展卷,严凤英饰演的冯素珍以清丽婉转的“为救李郎离家园”惊艳全场,女扮男装的英挺身姿与细腻传神的眼波流转,在方寸舞台间迸发出冲破封建桎梏的生命力量,令在场学子深切体悟“戏比天大”的精神境界。实践团细致观察黄梅戏的水袖云纹、唱腔韵味等文化元素,拆解戏服纹样、捕捉身段轨迹,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设计灵感,将提炼戏韵中的江淮风骨,在红色文创设计中续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。

此次安庆红色实践之行,不仅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洗礼,更是艺术学子与红色文脉的深度对话。从独秀园里感悟"新青年"的初心力量,到文创园中探寻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,再到黄梅戏韵里汲取传统与时代的共鸣,实践团在历史与艺术的交融中,深刻理解了红色基因的生命力与传统文化的创造力。这场实践让青年学子们明白,传承红色文脉不仅是责任,更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,为未来将红色养分融入艺术表达筑牢了思想根基。